杨采钰
为什么我们记得过去,而非未来?时间“流逝”意味着什么?是我们存在于时间之内,还是时间存在于我们之中?镜头前的杨采钰,和蕴藏着过去岁月的园林构成了绝美画面,一步一景。她穿着最新一季的时装,站在历经岁月的建筑前面,既记录当下这个和煦的秋天,又抵抗着时空变迁,好像不会被时间线上的任何一个节点所禁锢。我们对时间流逝的感知,取决于我们的视角。
杨采钰
穿上角色的衣服,进入角色的年代
杨采钰有一种特殊的能力:不管是眼前的时装,还是任何年代影视作品里的戏服,她都能与之产生化学反应一般的奇妙融合,不致让自己被衣服所淹没,又不会让人仅仅关注她的脸却忽视了服装上的细节。人穿衣,而非衣穿人,能实现这句话已经难能可贵,杨采钰又在自己的诠释下,让人与衣呈现出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。
“身边的朋友跟我说,好像有一种我穿上什么年代的衣服,就能够进入那个年代角色的感觉。”她不是用身体去展现设计师思路的平面模特儿,而是把这种能力应用到表演这项工作里,不知不觉间就打通了任督二脉,让每个角色都鲜活起来。
这种举重若轻通过外表去穿越时间的本事,或许是源于私下里,她其实早就了解了每一段需要她去表达的故事。就像年底要播出的《瞄准》,作为杨采钰主演的第一部年代剧,这一次她要成为一个民国女特工。虽然每一场戏穿什么、化什么妆都有专门的造型师去负责准备,台词也都是剧本里早就经过多次推敲而确定的,但为了演绎这个角色,她还是要有一个自己所解读的版本,才能不让造型与台词浮于表面:“包括那段时间的历史,一开始我不是很了解,但台词中会提到很多事件、提到一些属于那个时候的历史人物,对这些内容都得有一个基本了解,你才能知道你说的是什么。”
杨采钰
现在提到表演、演技,很多人会误以为这只是在讨论演员在镜头前该怎么哭或者怎么笑,其实还有很多准备,前置于导演的一声“action”。正是这些看不见的投入,一点一滴汇聚起来,让角色更值得相信。
还有比通过了解历史去再创作难度更大的一种表演,最近也被杨采钰遇到了:在前不久才杀青的《大江大河2》里,她扮演留美归国的女强人梁思申。这个20 世纪90 年代的故事,像跟当下的生活隔着一层薄纱,既没有久远到只能凭借想象,又确实隔着二三十年的光景,需要调用回忆,才能在脑海里重构当时的衣食住行、言谈举止。
对待这样微妙的时间距离感,杨采钰也拿出了字斟句酌的态度去处理每一场戏。每一个在戏里有互动的角色,她都要推敲梁思申之前与他们的关系:“因为第一部的时候梁思申还是小时候,到了第二部,其实已经设定好了很多人物关系,哪怕在第一部没有很明确地表现出来。所以那个时候我总是在问导演或者跟对手演员讨论,我们之前是什么关系、我们好不好、有多好,这些信息我都要很清楚。”
杨采钰 | 在时间里掌控自己的自由
杨采钰
就算是在剧中与梁思申只有个别场次对手戏的男主角宋运辉的朋友、同学,她也要刨根问底:“他们以前认识吗?戏里表现过吗?如果没有表现过,那在哪些方面能体现出他们之前的熟悉程度?”这些剧本之外的“前世情缘”,都是杨采钰格外在意的幕后故事。
还有台词,也是她让自己成为梁思申的一条通路。“基本上每一句英文台词我都会修改。”戏里的梁思申是个海归,从华尔街回到刚改革开放的中国,这正巧跟杨采钰本人在美国读中学的教育背景不谋而合。她还会向自己真在投行工作的朋友取经,好让每一句口语都更符合梁思申在现实中该有的言行举止。所以虽然编剧能写清楚每句台词要表达的意思,但更符合人物经历的遣词造句,全都经过了杨采钰的深思熟虑。
举手投足都足够复原某个年代的某个角色,全靠这些细节堆砌,是它们,让她一次一次真正地成为她们。